以前保溫材料小編發布很多關于國內保溫行業的發展情況,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國外保溫材料行業的發展情況。
1.德國
德國于1976年開始制定建筑節能法規,在歐洲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。由于熱橋和冷凝問題,德國的建筑一般不做內保溫,而采用自保溫、外保溫、夾心保溫技術,對于強度要求不高的建筑物,采用輕質結構,如將木質骨架和輕質材料結合。
2.法國
在法國,墻體內保溫和外保溫技術均有所發展。外墻內保溫主要應用20世紀70年代,主要結構包括:(l)成品板內保溫技術,主要作法是將紙面石膏板與
玻璃棉復合的板材用膠粘劑貼于外墻內表面,板材與地坪交界處用
玻璃棉條塞實;(2)龍骨+保溫材料+石膏板內保溫技術:一種作法是在外墻內表面先安好龍骨,將玻璃棉塞入龍骨之間并預固定,然后覆以石膏板;另一種作法是先將龍骨和石膏板裝好,然后從孔洞中將玻璃棉絮噴吹入石膏板厚的空氣層內。
3.英國
英國住宅多為2—3層低層,極少高層,外墻保溫技術上,內保溫、夾心保溫、外保溫均有所應用。內保溫普遍采用的是木龍骨加保溫材料結構,造價相對較低,每平米墻面造價約為13—15英鎊。
4.日本
日本為多地震行業,早前采用的外墻外保溫,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嚴重的破損,破壞住宅的保溫性能及建筑外觀,因此日本外墻保溫形式由外保溫轉向了內保溫。在日本,外墻內保溫主要為現場噴涂聚苯泡沫,墻體、頂棚、地面粘貼擠塑板。